僧伽吒經卷第四

爾時,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言:「世尊!以何方便,令諸眾生悉聞正法?」

佛告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言:「善男子!有諸眾生我說生苦,而不聽受老苦、病苦、憂悲之苦、怨憎會苦、愛別離苦、死滅之苦。藥上!是名一切苦。」

時少眾生聞此法已。合掌禮佛白佛言:「世尊!我等亦有死耶?」佛告年少等:「汝一切眾生亦歸於死。」

彼少眾生白佛言:「世尊!云何死至?」

佛言:「善男子!臨死之時,滅行識風起,識轉風起,識相應風起。善男子!是三種風,臨死之時動於行識。」

彼少眾生白佛言:「世尊!何等三法,臨死之時惱於身識?」

佛言:「善男子!一者、刀惱;二者、針惱;三者、杖惱。是三種風惱切其身。」

彼少眾生白佛言:「世尊!何者是身?」

佛言:「善男子!身名火聚,身名燒然,身名愚癡,身名崩壞,身名[5]刺聚,身名丘塚,身名水泡,身名重擔,身名生惱,身名老、病、苦惱,身名為死、愛別離、怨憎會,是名為身。」

彼諸年少復白佛言:「世尊!如此之身云何名死?云何名生?」

佛言:「善男子!識滅名死;福德因緣識起名生。善男子!名為身者有無量億筋脈相纏,身有八萬四千毛孔,復有八萬四千戶虫,在中而住。彼諸虫等,亦有死滅。人將死時,諸虫怖畏,互相噉食,受諸苦痛。男女眷屬,生大悲惱,[6]迭相食噉。諸虫相食,唯有二虫,七日鬪諍,過七日已,一虫命盡,一虫猶[7]存,如彼虫鬪臨死不息。凡夫之人亦復如是,乃至臨終[8]諍論不息,不畏生苦,不畏老苦,不畏病苦,不畏死苦,如彼二虫至死不息。凡夫眾生亦復如是,死至之時賢聖呵言:『丈夫!汝作不善,汝豈不見世間苦耶?不見生苦,不見病苦,不見老苦,不見死苦。』答言:『如是,已見生苦、病苦、老苦、死苦。』『汝若見如是苦,何不作諸善根?何故不為後世樂故修諸善法?丈夫!我復問汝:何不作善離於生苦、老苦、病苦及以死苦?云何不修正念之觀?汝於閻浮提豈可不聞[9]犍椎聲耶?不見眾生行布施耶?不見眾生於佛福田種善根子,香華、幡蓋施佛之時汝不見耶?如來所有四眾弟子,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,於佛法中有[1]此四眾能救苦厄。』賢聖[2]呵言:『不善丈夫[3]造作如是不善之業』

「爾時法王說偈告曰:

「『見如來出世,  聞擊法鼓音;
見演說法時,  寂滅至涅槃。
見於多眾生,  作福者甚少;
福能後世樂,  何故而不作?』

「爾時,彼人以偈答法王言:

「『我愚癡無智,  親近惡知識;
造作不善業,  由欲迷於心;
我以多習欲,  今受苦痛報。
多殺害眾生,  破壞和合僧,
破壞佛塔寺。  愚癡無智慧,
口作不善語,  呵罵於父母。
我以不覺知,  自多造眾過。
我見所生處,  在於大叫獄,
於眾合地獄,  受於大苦痛;
復於阿鼻獄,  受無量劇苦;
大蓮華地獄,  受於無量苦;
黑繩大地獄,  百千生受苦;
於一切地獄,  遍受諸苦惱;
無數百千劫,  受於大苦痛。
行於黑暗獄,  不見其門戶;
復墮火鑊中,  展轉受眾苦。
復有一地獄,  名曰刀劍獄,
百千億刀劍,  行列在我前;
以此割截身,  自業受苦惱。
非工師所作,  業感自然生;
大風吹令起,  割切遍其身。
我應受如是,  地獄諸苦惱;
一切諸眾生,  見我受此苦。
我所有財寶,  盡留在世間;
男女及兄弟,  姊妹親眷屬;
父母及知識,  奴婢作使人;
牛羊諸畜生,  我意迷於此,
貪著金銀寶,  及精妙衣服,
貪著造舍宅,  善工畫舍[4]師,
眾婇女娛樂,  箜篌、簫、笛音,
以此癡心[5]者,  香湯自澡浴,
如是自娛樂,  頑癡無[6]智身,
種種而供養。  我亦無兄弟,
虛妄心貪著,  今日受無量,
苦痛不可盡。  世間勝上味,
貪著而噉食,  香澤以塗髮,
寶珠以為鬘,  貪色自迷醉。
今無救濟者,  眼為惡業因,
見已則生貪,  耳因諸音聲,
聞已則生貪。  臂貫以寶釧,
指著金寶[7]鐶,  咽頸著寶瓔,
脚著於金釧,  作金寶羅網;
[8]露覆其身,  身著種種寶,
以此自莊嚴。  世間第一者,
以為身莊嚴。  細軟上妙觸,
增長於愛欲,  種種妙床榻,
以自悅其身。  種種[9]好妙香,
以塗其自身;  栴檀龍腦[10]香,
以此自塗身;  麝香等諸香,
用之自塗身。  瞻蔔須摩那,
以此塗其髮;  第一精妙衣,
白㲲自衣身。  若捨白象乘,
復乘於馬乘;  為王治國政,
人眾悉敬重;  宮中諸妃后,
善學歌舞戲。  禽獸在曠野,
無事獵殘害;  作如是等惡,
不知後世報。  [A1]食噉他肉故,
受如是苦報。  愚癡無智慧,
不知當有死;  我以愚癡意,
養育於身命,  今日至死門,
無能救濟者。  汝等諸親族,
何用視我為?  何不服勝衣?
何故自憂哭?  何故不㧧髮?
而受於苦惱。  我命終不存,
造惡增多故,  狐、狼、烏、鵲等,
食我此身肉。  長養此身體,
為諸虫所食。  生死因此身,
眾生則有生,  應如是授藥,
令得離此難。  世醫不能治,
無人救濟者;  今日授法藥,
令滅煩惱病。  種種養此身,
會必歸於死;  世間無上尊,
救度諸眾生。  寂滅諸佛子,
亦能救眾生;  施諸妙法藥,
令遠離生死。  食肉長此身,
不知諸苦報;  長養於此身,
無有少利益。  此身頑癡聚,
不知少恩分;  妻、妾、男、女[1]等,
不知其恩力。  長養得成立,
無能救濟者;  絕望無有知,
憂愁入[2]死地。  眾生生有苦,
後則有死苦;  想行觸受等,
是則為中苦。  愚癡愛所[3]縛,
生在於諸[4]有;  為愛欲所縛,
樂著於境界。  眾生無知故,
唯有憂惱苦;  善法不識知,
心但著名[5]字。  不知於後世,
猶如惡毒蛇;  無明[6]轉眾生,
遠離於解脫。  不識解脫故,
惡業所流轉;  心有煩惱故,
眾生住生死。  煩惱燒眾善,
如火焚乾木;  流轉於五道,
無有少樂受。  不知好妙樂,
在於何處所?  清淨佛國土,
世尊轉法輪;  如來淨音聲,
說戒定智慧。』」

爾時,世尊復告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言:「如是,如是!惡行眾生命終之後,受諸苦惱,無救濟者、善果報者。今說伽[7]他:

「造惡不善業,  必入於地獄,
吞噉熱鐵丸,  飲於沸[8]融銅;
雨火灑其身,  遍身體火燒;
無處而不遍,  展轉受苦惱。
不知於淨樂,  於法亦不知;
愚癡作非法,  遠離於樂果。
信佛禁戒法,  修習於智慧;
以淨戒具足,  速疾成菩提。
精進為第一,  生淨佛國土;
宣說善法要,  攝護諸眾生。
具足慈悲心,  修行淨梵行;
[A2]具解脫知見,  成如來善名。
世間之父母,  菩提心第一;
說此法門者,  第一善知識。
聽此法門者,  必作無上尊;
具世尊十號,  寂滅心相應。」

爾時,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言:「世尊!何因緣故大地震動?」

爾時,世尊告藥上菩提薩埵言:「汝觀何故大地震動?」

爾時藥上觀四方時,見下方[9]界有二十億眾生從地踊出,見上方界二萬五千億眾生同時而生。時諸年少見是事已,白佛言:「世尊!今出生者是何等人?」

佛言:「汝等見此大眾不耶?」

白佛言:「世尊!唯然已見。」

佛言:「此眾生出為汝徒伴。」問言:「世尊!此諸眾生亦有死不?」

佛告年少:「一切眾生悉皆有死,此亦不免。」時諸年少合掌向佛,頂禮佛足[10]而白佛言:「世尊!我等更不能忍流轉生死。」

佛告年少:「汝等能起大精進不?」

年少白佛言:「世尊!我等面見如來,耳聞如來說甘露法,見菩提薩埵現大神力,見佛弟子諸聲聞眾集會,於此,世尊!願修精進,不能忍受生死流轉。」

爾時,藥上菩提薩埵及五百眷屬,以神通力[11]踊身虛空,身出師子、猛虎、白象,現大神通,於高山頂結加趺坐。滿二萬由旬,化作十千億日月。

時諸年少白佛言:「世尊!何故世間有此光明?」

爾時,世尊告諸年少:「善男子!汝等見此日月不耶?」

時諸年少白佛言:「世尊!唯然已見。」

佛告年少:「此是菩提薩埵自身光明,現作日月示於眾生,為之說法,安樂利益一切天人,人中修行得此神通。」

時諸年少白佛言:「世尊!願說如此光明因緣?」

爾時,世尊告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言:「善男子!汝見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[2a]不?」

[2b]時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:「世尊!唯然已見。我有少疑欲問如來,願佛聽許。」

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:「善男子!隨汝意問,當為汝說令汝歡喜。過去、未來、現在三世之事,當為汝說。」

藥上白佛言:「世尊!我見如來有八萬四千天子圍繞恭敬,復有八萬四千菩薩亦圍繞恭敬,又見萬二千億諸龍圍繞恭敬,復有萬八千億[13]天神等圍繞恭敬,復有二萬五千億諸餓[14]鬼圍繞世尊,何因緣故有此眾集?」

爾時,世尊告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言:「善男子!在此眾集為欲聽法。藥上!此諸眾生今當背生死,今日當得住於十地,住十地已得離煩惱,得寂滅佛法。」

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:「世尊!此諸眾生雜業所生,如來云何淨此眾生?」

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:「善男子!汝今諦聽!當為汝說。藥上!此諸眾生愚癡無智,不知解脫在於何處,多有年少諸眾生等,今日當得法陀羅尼,得知一切法,得於十地。至十地已能作佛事,能轉法輪雨於法雨,紹無上佛法安樂眾生。天、龍、阿修羅、[15]健闥婆、餓鬼等,聞法歡喜皆住十地,擊大法鼓,吹大法螺。此年少等勤修行故得此十地,今所得法如十方佛。」

爾時,五千年少眾生從座而起,白佛言:「世尊!此身為重擔大可怖畏,不知道以非道,我等猶如盲冥之人。願佛憐愍,我等勸請世尊,願佛說法。我等生無智慧,不知法藥,願世尊為我等說法,令得遠離生死之苦,所生之處願見佛身。」

爾時,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,語諸年少眾生言:「汝等食已,然後為汝演說正法。」

時諸年少語藥上言:「我不識汝,汝為是誰,色相寂滅離三惡道怖,如汝身相離諸惡法;見汝掌中七寶莊嚴,身服寶瓔以功德聚,我不知汝是何等人?我等不須食,亦不須飲,以食入身甚可憎惡,變成屎尿,作血肉筋皮,是故我等不須食飲。不須一切細軟衣服,不須臂印金釧,真珠、瓔珞,莊嚴身具皆所不欲,以無常故。我等亦不顧惜身命,為離惡道,我等求於法施,為安樂天人,為求善知識,不求轉輪聖王,以轉輪王雖主四方不免磨滅,男、女、妻子不能隨從,所有七寶亦不逐去,無量人眾亦不隨去,於四天下無復自在。一身為王多見無常,作惡業故墮叫喚地獄,七寶自在遊四天下竟何所在?仁者!且聽我等所說速至佛所。佛觀一切愍之如子,我等無父、無母,無兄弟、親族,一切皆無。佛為我父,如來是母。佛如日月示人善道,於生死中能救眾生令不復生。諸煩惱河甚可怖畏,眾生在中煩惱漂溺,如來救之令不復入。世尊憐愍為說正法,示人無上菩提之處。我等不貪飲食,不欲世間富貴,不願生天,不畏[1]墮惡道。得人身已願見世尊,眾生短壽流轉無常,以惡業故貪著五欲不覺死至,知死必至亦不怖畏。不念生滅,不知細法,[2]不修細業。不知寂滅界,無明覆心,生已歸死,死已復生。心亦不生厭離之想,長夜受苦鞭撻撾打不生厭離,但起劫奪受獄縛苦五縛所繫。本惡業故命識欲滅,悲泣而言:『誰救濟我?一切悉與金銀雜寶,身為奴僕一切作使我悉能為,王位自在我悉不欲,不須財物但求活命。』如是仁者!我等不須飲食。諸王自在食則上味會歸於死,天食甘露亦歸磨滅,種種百味王所[3]貪著求實則無,飲食等味我等不須。我等求聞正法,令得離苦,願離愛縛諸結煩惱,歸依世尊願離諸縛。我等敬禮大仙世尊為諸眾生。未知仁者名字何等?願自說之。」

藥上菩提薩埵言:「世界廣博,眾生名字寧可盡知?」

諸年少言:「我等願知仁者名字,甚深名字願為宣說。」

藥上答言:「我名藥上,治眾生病,藥中最上。我今為汝等說,令離諸病、滅除一切世界病苦。世間貪為大病,能除滅之。瞋為大病,無智眾生流轉地獄、畜生、餓鬼。癡為大病,眾生受苦皆能滅除。」

諸年少言:「聞此妙法離諸苦難,凡夫無智受諸苦惱,聞此淨法離諸惡業,離惡業故無惡道畏。速見如來救一切病,醫王施藥療治眾苦。仁者速去禮敬如來,以我等語向世尊說:『世尊能除我等之病、滅煩惱火,欲火燒身不能滅除,我等極苦願佛憐愍。』身為重擔甚可怖畏,三毒所[4]壓不可得勝。去來常擔不能遠離,不知死至,不生驚怖,不知解脫道,亦不知示解[5]脫者。以愚癡意自謂不死,見父母死猶不生怖,諸業煩惱濁亂其心受諸苦惱,云何而食?我等無明覆心有如是苦,大怖重擔想行及受,癡愛無智流轉諸有,世間妄生不識解脫。世人愚癡浴以香湯,衣以上服,食以上味,耳聽樂音種種自娛,種種好色樂欲觀之,一切好味舌求貪食,細軟之觸身欲著之。二身和合癡心謂樂,此身頑癡何處有樂?著好履屣衣服飲食無如之何,臨終困至無有能救。自不能救,衣服之具豈能救濟?生在世間馳諸象、馬,[6]常作惡業不求解脫,自作教人不知後報。我等前死有生,今生有死憂悲苦惱。我具見父母、兄弟、姊妹、妻子,喪亡悲哀憂愁苦惱皆悉見之。諸行皆空,智者云何而生樂著,不求寂滅法,不求離生死法,以貪覆心?生在世時不行布施,一切過中無過貪心。著於世法多作有行,不知修習禪定解脫之道,不知發大誓願成無上道。佛是父母,佛是示解脫道者,能雨利益眾生。愚癡眾生不知護法,發心願求無上菩提,名為護法。一切行空財物亦空,若觀我空不復受生,願仁者憐愍,以我等語具向佛說。為諸菩提薩埵故,諸菩薩法不應懈怠,勤修精進捨惡行善。仁者為我往至佛所,禮敬如來作如是言:『世尊知一切法悉無有疑,惡魔眷屬佛已調伏,如來已能然大法炬令眾得樂,如是之法能成佛者我等未聞。』仁者速往佛所,為我等故,我等不見如來,猶未得度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見此身已然後得度。」

爾時藥上菩提薩埵語諸年少:「汝觀上方有何等相?」

諸人聞[1]已觀上方,見五百化佛,又見三千大臺七寶嚴飾,七寶羅網以覆其上,如蓮華葉出種種香。時諸[2]眾生問藥上言:「此諸華座是何等相?」

藥上答言:「此是汝座,速至佛所禮敬如來。」

諸年少言:「我等不知所行之路,不見如來,知詣何方,禮敬如來。」

藥上告言:「汝但禮敬如來世尊,如虛空塵無有住處,如來亦如是。如來安住處如須彌山,如來等須彌山,如大海水。三千世界微塵數等十方菩薩,欲求佛住不知所在,十方諸菩提薩埵但遙禮敬。」

諸年少言:「願仁慈恩滿我所願,心欲見佛親近禮敬。」

藥上告言:「如來不求香華,為眾生作因令離生死,惡魔眷屬不共諍論。歸依佛者不入死門,速得法陀羅尼。發淨心願即得見佛。」

爾時,世尊,以[3]加陵頻伽音熈然微笑。從其面門放八萬四千光明,遍照三千大千世界,下至十八地獄,上至阿迦尼吒天。其光雜色,青、黃、赤、白、[4]頗梨等色,如是等[5]光從面門出,遍照三千大千世界,遇斯光者一切眾生皆得安樂。照世界已還至佛所,繞佛七匝從佛頂入。

爾時,藥上菩提薩埵從座而起,合掌向佛白言:「世尊!我欲少問,若佛聽者乃敢發言。」

爾時,世尊告藥上言:「善男子!隨汝所問,如來為汝分別解說令汝歡喜。」

藥上白佛言:「世尊!此三萬億年少,欲聽如來微妙深法,願為說之。」

佛告藥上:「善男子!若聞如來深妙法者,當[6]覺諸法得具足一切功德,[7]日即得住於十地。能擊大法鼓,建大法幢。藥上汝見如是大臺不耶?」

藥上言:「世尊!唯然已見。」

佛告藥上:「此諸年少,今日得坐此臺,證一切法,滿足一切善根之法。今日當得擊大法鼓,無量天人,得聞法已悉得利益。無量地獄眾生,得聞法已得背惡道。」說此語時,眾中九千億老眾生,得須陀洹果。

「藥上!聞此法者,得離一切苦,具一切善法。藥上!一切皆能成就佛身。藥上!汝觀四方諸大菩提薩埵。」

爾時,藥上即觀四方,見東方界五十億恒伽[8]河沙菩提薩埵而來向此,見南方界六十億恒伽[9]河沙菩提薩埵而來向此,見西方界七十億恒伽沙菩提薩埵而來向此,見北方界八十億恒伽沙菩提薩埵而來向此,見下方界九十億恒伽沙菩提薩埵而來向此,見上方界百億恒伽沙菩提薩埵而來向此,到已皆於佛前在[10]一面住。藥上白佛言:「世尊!於虛空中見黑色、黃色是何等相?」

佛告藥上:「汝不知耶?」

藥上白佛:「[11]唯佛如來能一切知。」

佛告藥上:「此是惡魔及[12]諸眷屬欲來至此。藥上!汝欲見不?」

藥上白佛言:「世尊!我欲見之。」佛令藥上即見惡魔。

藥上見已白佛言:「世尊!何因緣故惡魔至此?」

佛告藥上:「魔欲亂此法座。」

藥上白佛言:「世尊!此諸菩提薩埵,為觀諸年少受位故來。」

「藥上!汝見[13]此諸[14]菩提薩埵,種種形色、種種相貌、種種力不?」

藥上白佛言:「世尊!唯然。我見百千億恒伽沙菩提薩埵,自在神通而來至此。」

爾時世尊說此法已,一切勇菩薩,藥上菩薩,一切老少眾生,一切天人世間,阿修羅、揵闥婆,聞佛所說皆大歡[15]喜。

僧伽吒經卷第四


校注

[0972005] 刺【大】,剌【宋】【元】,利【明】 [0972006] 迭【大】,遞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 [0972007] 存【大】,在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 [0972008] 諍論【大】,諍鬪【宋】【宮】,訶鬪【元】【明】 [0972009] 犍【大】,揵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 [0973001] 此【大】,仙【宮】 [0973002] 呵【大】,可【宮】 [0973003] 造【大】,〔-〕【宮】 [0973004] 師【大】,宅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 [0973005] 者【大】,著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 [0973006] 智【大】,知【元】【明】 [0973007] 鐶【大】,環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 [0973008] 露【大】,絡【元】【明】 [0973009] 好妙【大】,妙好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 [0973010] 香【大】,香(從樹出也)【宮】 [0974001] 等【大】,等目視不能救怨結心悲惱啼哭而號泣妻妾男女等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 [0974002] 死地【大】,地獄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 [0974003] 縛【大】,轉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 [0974004] 有【大】,處【宋】 [0974005] 字【大】,利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 [0974006] 轉【大】,縛【元】【明】 [0974007] 他【大】,陀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,+(沈氏十六娘捨)細註六字【宋】 [0974008] 融【大】,鎔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 [0974009] 界【大】,見【明】 [0974010] 而【大】,〔-〕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 [0974011] 踊【大】,涌【宋】【宮】 [0974012] 不時=時不【宮】 [0974012a] 不【大】,時【宮】 [0974012b] 時【大】,不【宮】 [0974013] 天【大】,諸天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 [0974014] 鬼【大】,鬼神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 [0974015] 健【大】,揵【宋】 [0975001] 墮【大】,墜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 [0975002] 不【大】,不知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 [0975003] 貪【大】,食【宮】 [0975004] 壓【大】,厭【明】 [0975005] 脫【大】,脫道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 [0975006] 常【大】,當【元】【明】 [0976001] 已【大】,已即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 [0976002] 眾生【大】,年少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 [0976003] 加【大】,迦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 [0976004] 頗梨【大】,玻𭹳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 [0976005] 光【大】,色【宮】 [0976006] 覺【大】,學【元】【明】 [0976007] 日【大】,今日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 [0976008] 河沙菩提薩埵【大】,沙菩薩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 [0976009] 河【大】,〔-〕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 [0976010] 一【大】,二【元】【明】 [0976011] 唯【大】,惟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 [0976012] 諸【大】,〔-〕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 [0976013] 此【大】,比【宮】 [0976014] 菩提薩埵【大】,菩薩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 [0976015] 喜【大】,喜頂戴奉行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
[A1] 食【CB】【麗-CB】,貪【大】(cf. K13n0398_p0052c03)
[A2] 具【CB】【麗-CB】,且【大】(cf. K13n0398_p0053a18)